-->
访谈详细

市财政局副局长王芳琴专访

主题:谈“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财政保障与服务水平”

时间:2017年04月17日 09点30分

嘉宾:白山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芳琴

概述:白山市政府财政部门根据改革要求,从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开启了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程,为全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基本的基础制度。

文字直播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白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艳艳。今天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的是白山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芳琴同志。我们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财政保障与服务水平”这一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同时,也欢迎目前在线网友积极参与话题讨论。
欢迎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请王局长向网民朋友们打个招呼!



[王芳琴]


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这个平台就“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
财政保障与服务水平”相关内容与大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借此机会,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并给予财政工作充
分理解各预算单位和广大网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主持人]


王局长,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什么首先要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王芳琴]


建立与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作为公共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原有预算管理制度暴露出一些不符合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和控制方式不够科学,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尚未建立;预算体系不够完整,地方政府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约束力不够,财政支出结构有待优化;财政结转结余资金规模较大,预算资金使用绩效不高;预算透明的不够,财经纪律有待加强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对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确保改革依法依规顺利推进,2014年国家修改出台了新《预算法》,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改革的内容,改革的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白山市政府财政部门根据改革要求,从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开启了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程,为全面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基本的基础制度。
 



[主持人]


近几年,财政部门在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芳琴]


根据国家和省的改革要求,结合白山财政实际,本着“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法依规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两年多来,重点推进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工作。
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一是按照《预算法》和上级政府要求,编制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善了政府预算体系建设,明确各自的收支范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建立了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了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协调力度,将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地方教育附加等11项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共预算,累计调入基金22087万元,对基金支出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行统筹安排,实现了全口径预算;科学测算预算定额,完善了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保障了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二是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预决算透明度。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推进预算公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白山市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14年至2016年逐步实现了一般公共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的全面公开,公开部门除涉密单位外的全部一级预算单位70户,公开内容从功能分类款及科目细化至项级科目,支出预算公开至经济分类科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市本级一般公共预决算由市财政部门在政府网站公开,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由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中的公务用车经费细化公开到公务用车购置和公务用车运行两个方面。建立了一般公共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2.加强税收和非税征管,全面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切实加强税收和非税征管,做到依法应收尽收;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定期公开各项收费清单,清理检查不合理收费,做好放管服工作,真正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是全面清理了各类税收和财政优惠政策,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规定的各类优惠政策已全部停止执行。
3.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建立了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长效机制,让“沉睡”的财政资金“流动”起来。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照《预算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为全面盘活各类财政存量资金,统筹用于急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民生项目,与审计部门合作,制定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实施细则、开展专项检查、实施动态监控等措施,对市直预算单位的历年结转结余资金进行了全面分类统计,对财政及部门超两年以上的结转资金进行陆续清理,截至2016年底,累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4237万元,全部统筹用于保民生、稳增长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减少了财政资金“沉淀”,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一是全面梳理了政府性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加强了政府性债务举债的审批和控制,实现了债务的统一管理;二是编制了年度白山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将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妥善化解存量债务4470万元,置换债务134215万元,还本付息60501万元,有效缓解了当期政府性债务还本的压力,降低了利息负担;三是积极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维护政府信用,保障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5. 深化财政绩效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探索建立绩效评价专家库、强化事前绩效评价、扩大绩效目标评审范围、推进绩效监控和评价管理等举措,加强绩效结果应用,切实提升财政资金效益。
6.进一步完善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断规范业务运作与资金运转,着力构建体系完整、科学规范、控制有力的财政内控体系。
 


[主持人]


近年来,财政在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保障支撑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取得了哪些实效?



[王芳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而预算是财政工作的核心和基础,改进国家预算管理制度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环节,更好的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的制度保障。白山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持续不断地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财政的资源配置、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的职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建立了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每一年度按照要求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明确了各自的收支范围,加强了三本预算统筹力度,提升了财政预算的保障支撑功能。
2.实现了财政信息的公开透明,政府一般公共预决算、
部门预决算的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项目支出全部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的监督,基本实现了阳光财政。
3.提高了保障基本运行的定额标准,依据财力可能,科
学测算预算保障定额,保障预算单位的基本运行。单位公用定额行政单位人均1000元提高到3500元,事业单位人均500元提高到2000元;车辆运行经费行政单位单车10000元提高到30000元,事业单位单车7000元提高到20000元。预算定额标准确定后,充分发挥了预算定额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4.提高了基本民生保障标准,按照保民生、保基本、保稳定、促发展的顺序安排年度预算,连续多年提高民生保障标准。连续12年兑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标准部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由2013年的360元/月人提高只至2016年的480元/月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由2013年的2040元/年人提高只至2016年的2800元/年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保险补助由2013年的人年补助240元/提高至420元/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2013年的30元/年人提高到45元/年人;全面落实兑现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免除学杂费、低保家庭学生补助、国家助学金地方配套等政策,实现了公共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完善了机关及全额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筹措资金实现了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乘坐公交车。
5.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实行项目绩效评价等,实现了财政项目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6.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创业创新,财政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搭建助保金池,实现政、企、银融资对接常态化、实时化,解决了民营企业发展融资需求,2016年5户民企获得融资2000余万元,支持了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主持人]


在今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中,财政还将继续推进和深化哪些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更好的发挥服务社会和保障民生的职能。



[王芳琴]


财政在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改革。
1.建立项目库。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分别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项目通过评审后入库,财政项目库以部门项目库为基础建立。项目执行期限(除特殊规定外)根据其实际用途、工作周期设定,一般不超过三年,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定期清理,适时进行调整补充。原则上未入库项目不安排预算资金,按照“一个专项、一个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实行清单管理。
2.探索中期财政规划管理。《 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 》规定,财政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分析预测未来三年财政收支情况和政策,按三年滚动方式编制中期财政规划,中期财政规划要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白山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等相适应,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各预算单位结合本行业的发展规划和部门职责,编制本部门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涉及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
3.探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凡适合采取市场化方式、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政府服务事项,应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坚持政府购买服务与推动事业单改革、社会组织改革相结合,并相应调整财政支出保障方式。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不断完善资产配置标准,健全资产配置预算制度;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监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处置制度,规范处置行为,并按照规定公开其使用管理的国有资产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5.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研究制定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组织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
 


[主持人]


好的,感谢王局长做客我们访谈直播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由于时间原因,这期访谈到此结束了,让我们下期再见。



[王芳琴]


谢谢主持人,感谢广大网友对财政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


 

图片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