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2018年12月18日,吉林省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8〕48号),要求各市(州)、各县(市)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落实意见的具体工作方案或行动计划。根据国家、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征求各方意见基础上,制定出台《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
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基本实现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到2030年,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我市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正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体目标。包括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主要任务。包括5节27个小节。其中: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节包括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职教育、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发展、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强化人才培养需求导向4个小节;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节包括拓宽企业参与途径、支持企业参与改革、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6个小节;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节包括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基础教育、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考试招生配套改革、深化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服务供给7个小节;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节包括强化行业协会指导作用、规范发展市场服务组织、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健全社会第三方评价4个小节;健全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节包括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落实财税用地等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建立校企合作信用奖惩联动机制6个小节。第三部分:组织实施。包括强化工作协调、营造良好环境2个小节。
四、《实施方案》的政策亮点
《实施方案》既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8〕48号)精神,又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一些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在四个方面力求体现白山特色。一是在统筹产教融合规划布局方面体现白山特色。《实施方案》提出,结合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城市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军民融合、对外合作等发展领域,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二是在促进高等教育融入省和区域创新体系方面体现白山特色。《实施方案》明确,鼓励中等职业学校、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创新创业“双创”平台建设。支持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或省属“双特色”建设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在协同创新方面开展长期互惠合作。鼓励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抚松县职教中心加强新校区建设,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以行业企业、培训机构为补充,人才和技术为纽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区域产教融合型的职教园区。三是在产业发展方面体现白山特色。《实施方案》要求,建立紧密对接白山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学科专业体系。从改造提升“老三样”和做大做强“新五样”的人才需求出发,着眼于“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大服务、大文化”,在办好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小学教育、中医药、针灸推拿、老年护理、健康管理、木材加工技术、森林生态旅游等新专业,努力打造品牌专业,办出职业院校特色。四是在强化产教融合支撑保障方面体现白山特色。《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各县(市、区)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项目申报。鼓励第三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和企业建设评价。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激励作用,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重点支持职业学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产业发展急需学科专业、产教融合试点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