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市政数局紧盯法治政府建设需要,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信用承诺坚持“建管并重”。找准深化“信用承诺”的法治逻辑,通过落实《白山市推进信用承诺制实施方案》,实现主要类型“明确化”、承诺事项“清单化”、行政工作“具体化”,加快信用承诺在政务诚信、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等相关事项中的成果应用。同时,针对民众关注度高的物业管理问题,重点在物业服务行业推行信用承诺应用,组织相关物业服务机构围绕服务事项签署承诺,将践诺情况纳入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目前,全市累计归集信用承诺书17.34万份,应用量位居全省前列,有效促进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公平竞争。
信用监管突出“因域制宜”。全面加强各行业领域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推动“传统监管”向“信用监管”转型升级,协调全市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制定行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符合行业特征的评价标准,严格按照评价流程对行业领域相对主体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相对主体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截至目前,全市已在纳税、招标投标、劳动保障、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20余个行业领域开展了信用监管,监管效能显著增强,依法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失信治理聚焦“标本兼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信用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共梳理失信企业54个,并建立治理工作台账。根据失信企业不同的失信行为,向相关行管部门印发监管提示函20份,将治理对象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同时,注重做好专项整治“后半篇文章”,坚持“点面”结合、“查改”同步,会同行管部门对各企业开展警示约谈并签署信用承诺,督促相关市场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相关义务,消除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