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当强军后盾 做引航灯塔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拥军惠军工作侧记

来源:长白山日报 日期:2022-11-02
视力保护色:
收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自2019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承“当强军后盾、做引航灯塔”的服务保障理念,着力解决困扰现役官兵和退役军人的“后院、后路、后劲”问题,开创出“社会关爱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回馈社会”的良好局面。
  用真情暖“后院”做好现役官兵家庭后盾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切入点,主动靠前服务,下大力气解决现役官兵及随军家属的“心事”。采取“对口安置与定向招考安置相结合”“灵活就业保障加生活补贴保底”等政策,最大限度保障随军家属生活待遇。截至目前,共安排13名随军家属到政府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业,为29名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生活补贴。为保障军人子女入学,该局加强与市区教育局、军分区(人武部)、驻白部队沟通协调,提前了解属地军人家庭子女入学入托需求,按照军人家庭意愿跨市县预留学位,先后安排106名适龄军人子女择优入学入托。该局还创新性开展医疗、教育、生活、就业、金融和法律“六项服务”社会化拥军活动,先后确定37家企业和25户个体工商户为拥军合作单位,联合推出一系列拥军优抚措施,在医疗、教育、生活等方面优惠和减免200余万元。实实在在的白山特色拥军惠军措施,在稳定官兵“后院”上起到了黏合剂作用,助力现役军人以更足动力投身备战练兵热潮。
  下真功拓“后路”点亮退役军人引航灯塔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严格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等相关政策规定基础上,全力解决退役军人后路问题,让退役军人有归属感、存在感和荣誉感。他们严格落实安置政策,加强地区协同联动,探索“双选式和指令性”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服役贡献和能力素质为依据的“阳光安置”机制,4年来,在市直及县(市、区)重要岗位实职上优先安排21名军转军官,有35名服役满12年退役军士被安置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2名持有优待安置证的退役士兵被安置到中央、省市直企业工作,做到了应安尽安、双向满意。同时,该局还深入开展“跟踪式”回访帮带,搞活“量体型”就业创业,主动为复员逐月军官和自主就业士兵谋出路,充分挖掘政府购买服务就业岗位,协同市公安局建立辅警增员补缺联络机制,近几年先后安排200余名符合条件退役军人进入公安看护辅警岗位。先后成立2家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13家就业培训实训基地,协调5家域内金融机构为“军创”企业提供融资帮扶,联系“兵商”企业、“拥军”企业和“适岗”企业,举办11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激励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为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贡献力量。
  动真章鼓“后劲”助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退役军人群体是新时代的“特殊弄潮儿”,转身换岗再启航,是他们的志向所在。全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主动担起“组织”功能,让曾经“最可爱的人”成为对社会“最有用的人”。疫情防控期间,由退役军人组成的“退役军人抗疫支援队”8小时内集结170人,分3个梯队投入浑江区疫情防控,为打赢我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今年,长白县鸭绿江流域突发洪水,“退役军人抢险突击队”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由98名退役军人组成的3支退役军人突击队,第一时间投入险段加固河坝、疏通河道、转移群众,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退役军人张吉林危难面前挺身而出、无惧生死,不顾个人安危勇斗持刀抢劫歹徒、智救跳楼轻生人员,彰显了退役军人的大爱大义。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总结推广退役军人“冲锋队”作用发挥、“兵支书”培养使用、“创业先锋”选树等经验做法,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进一步弘扬新风尚、激发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市选树14名退役军人创业模范,有10人获得吉林省“最美退役军人职工”“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兵支书”“最美军嫂”“吉林好人”称号,市公安局辅警张吉林同志获得第十四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




责任编辑:张鑫
初审:    复审:    终审:
触碰右侧展开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