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科学精准治污 守护碧水清流 我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扎实成效

来源:长白山日报 日期:2023-10-31
视力保护色:
收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为统领,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紧扣治污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实,努力打造一方好水。
  截至8月末,全市11个国控断面、11个省控断面和8处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7处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在全省11个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我市由过去第二位跃居到第一位。
  扎实推进,实现人水和谐。实行了河长制,建立“四长”工作机制,2022年以来,累计巡河3.16万人次,清理河道垃圾1191.5万余立方米,整治违建14个,立案查处非法采砂案件1起。持续强化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完成全市8处在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62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361处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区划工作。8处在用县级以上水源地和7处“千吨万人”水源地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印发了曲家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相关整治和建设任务,确保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城市供水安全。深入落实美丽河湖建设指导意见,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美丽河湖,长白县泥粒沟上游的泥粒河水库入选2022年省级美丽河湖。
  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印发了《关于白山市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排污口审批管理,目前,全市统计入河排污口共1290个,全部完成标志牌设置,建立入河排污口“一口一档”。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市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7座,设计处理能力为22万吨每日,实际日均处理污水量为17.59万吨。6个重点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江源区完成石人镇0.5万吨每日污水处理厂工程和砟子镇、湾沟镇、松树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临江市启动大栗子街道0.3万吨每日污水处理厂建设,抚松县启动扩建1万吨每日污水处理厂工程,靖宇县年底完成扩建2.5万吨每日污水处理厂工程。“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建设污水管网108.5公里,现已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改造46.44公里,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的53%。
  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完善了禁渔制度,科学划定禁渔区域和禁渔期,加大执法巡查力度,杜绝电鱼、炸鱼、灭绝性捕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水生生物完整性持续提高。推动全域万里绿水长廊建设,2022年共建设绿水长廊86.75公里,完成投资5.56亿元。今年计划实施万里绿水长廊项目16个,建设绿水长廊65公里,完成投资4.5亿元,目前已有5个项目开工建设。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75.67平方公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0%以上,小流域内适宜治理的侵蚀沟得到全面治理。
  强化水环境风险防控。深入落实“南阳实践”,编制了《白山市河流(河段)“十四五”时期“南阳实践”工作方案》《河流基础信息》《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资料清单》《重点环境风险源清单》和《环境敏感目标清单》,2022年完成红土崖河、板石河、珠子河的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工作。目前,已完成浑江(白山段)水系图编制工作,预计年底前完成浑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工作。对全市重点行业企业、重点流域沿岸、重点工业园区,常态化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环境安全。
  今后,我市将继续以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文化建设为重点,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规划任务目标,推动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责任编辑:张鑫
初审:    复审:    终审:
触碰右侧展开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