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赢蓝天碧水青山保卫战,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精准发力,于8月8日至13日组成三个执法检查组,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九林、田惠臣、刘晓刚任执法检查组组长,深入各县(市)区就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此次市人大常委会启动执法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回应社会关切,突出检查重点。通过全面检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研究提出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有效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建议,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保卫蓝天。检查中,各检查组每到一处,围绕水体保护、垃圾处理、扬尘噪声污染等问题,综合运用明察暗访、现场询问、召开座谈、听取汇报、交换意见等方式,重点检查了法律责任落实、依法推进解决大气污染突出问题、依法推进解决水污染突出问题等情况。
检查组认为,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重要职责,持续开展了大气、水、土壤、各类保护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执法监管,防范环境风险,有力推动了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市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石。
检查组强调,要深刻学习领会和坚决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两山”理念。全市各级人大、政府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生态环保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环保法律全面实施。要切实加强环保法律宣传和普及工作。针对当前部分干部群众环保法律意识淡薄、环保法律知识缺乏的问题,各地要将环保法律宣传普及作为重点,将环保法律的主要规定,作为本地区、本部门领导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将环保法律法规作为环保部门人员特是执法监管人员必须掌握的考核内容。要加大环保法律实施监督力度。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利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对环保法律实施和环保工作监督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环保监督工作中,要敢于运用询问、质询等法定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质量,体现监督权威。要强化法律法规实施的科学支撑。环保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秸秆燃烧和利用、垃圾和污水处理这些环保问题最终要靠科技去实现突破。各地要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加强对重点领域污染问题的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污染防治新技术,不断增强环保法律法规实施的科技推动力。加大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生态恢复和治理工程。特别是要做好工矿区植被修复工作,以河流沿线和公路沿线两侧为重点采取人工补植补造等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治理,恢复林草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