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明: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年以来,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白山段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承载着推动区域协同、文旅融合的关键使命。为让社会各界及时、全面了解项目建设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G331白山段路面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孙立坤同志,指挥部副指挥、白山市公路管理处副处长赵东刚同志,以及指挥部成员、白山市公路管理处党委办公室主任郑淑卿同志。接下来,他们将向大家详细介绍项目建设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首先,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孙立坤同志作情况介绍。
孙立坤: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关心与支持。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向大家通报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白山段的建设情况。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全力支持及指导下,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G331大通道白山段建设,积极会同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从头抓紧、靠前发力,稳步推进,为后续任务的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G331大通道白山段建设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完善我市交通网络布局、提升交通运输能力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我市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这条通道全长437.58公里,起点为集安交界二道砬子,终点抚松县锦江村,途经我市4个县(市)区,串联起沿线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将极大地提升我市旅游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自项目启动以来,我们秉持“高标准规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全力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目前,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路面改造工程方面,我们负责的路面改造里程总计383.2公里,已全部完成。为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例如在部分路段引入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不仅有效利用旧路面材料,还提高了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大幅提升行车舒适度。目前各标段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对附属设施进行建设,9月28日前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灾害防御体系构筑取得显著成效。面对白山段复杂的地质条件,我们积极构建“应急保通 + 长效治理”双重防线。去年汛期遭受水毁的38处应急工程已全面竣工;178处恢复重建工程主体已全部完成,苇沙河大坝修复建成通车。三道沟至错草5座棚洞工程是灾害治理的控制性节点工程,截至目前,工程已基本完成。建成后将形成“车行画中、山岩护顶”的独特景观,既保障通行安全,又为旅途增添别样风景。
同时,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我们在加大投资力度推进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同步实施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平台等项目品质提升工程。未来,这些配套设施将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服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联合公安、应急、财政、市监等8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白山段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了交通等8部门联勤联动的“车、路、人”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实时发布气象预警、道路管控、隐患治理等行业动态,并制定了会商研判、专题研究、培训教育、隐患排查等11项工作制度。采取“领导+技术人员+专家”的方式开展督导检查,深入施工现场,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整治隐患路段,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虽然,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白山段多为临水临崖路段,可利用施工作业面极其有限,多项工程又同时交叉施工,互为干扰影响工程进度,施工过程中造成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施工后期面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节点,遭遇恶劣天气,对工程进度产生一定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合理规划施工节点,优化施工方案,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协作,提前做好防范准备,最大程度降低不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做好以下3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二是加强质量监管,严格把控每一道施工工序,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三是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施工安全零事故。同时,加快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串联起我市多处旅游景区,进一步优化我市交通网络,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白山旅游观光,还将带动沿线乡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相信,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白山段必将成为我市的一条旅游黄金通道、经济发展通道和乡村振兴通道。
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G331沿边旅游开放大通道白山段建设的关注和支持,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谢谢大家!
杨永明:谢谢孙立坤副局长。下面进入提问时间,各位记者朋友可以进行提问,提问前请说明所在媒体,以及提问哪位负责人。
吉林日报记者:我是吉林日报驻白山记者站记者,请孙立坤副局长介绍一下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项目建成后,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除了带动旅游业,还会有哪些具体的作用和影响?
孙立坤: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项目建成后,对地方经济的带动绝不仅仅局限于旅游业。首先,它会成为产业融合的“纽带”,把沿线的农业、工业等产业与旅游紧密串联起来。比如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能借着游客带来的人流拓宽销路,实现增值;一些有特色的工业企业也能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体验,为企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同时,项目从建设到运营,会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像交通服务、景区管理、餐饮住宿等领域都需要人手,这能让当地居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而且人流带来的商机也会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无论是开民宿、做特色小吃还是搞手工艺品销售,都能为居民增收提供新渠道。
交通条件的改善还会显著提升沿线地区的投资吸引力。以前因为交通不便可能被忽视的区域,会因为这条大通道变得更容易被外部关注,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中,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大通道还能加强沿线地区与周边区域的联系,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更顺畅,推动区域间协同合作,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让沿边地区的经济活力得到全方位释放。
杨永明:好的,请媒体记者继续提问。
中国吉林网记者:我是中国吉林网驻白山记者站记者。据了解,项目沿线多为临水临崖路段,施工环境复杂。请问赵东刚副处长,作为分管安全的领导,如何确保施工期间的作业安全和过往车辆的通行安全?已采取哪些具体保障措施?
赵东刚:谢谢记者的提问。针对临水临崖、交叉施工等复杂环境,项目构建了多层级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深化“清源除患”专项行动。在G331丹阿公路重点路段增设线形诱导标、减速振动标线,加装波形梁护栏,同步修复破损标识;制定《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G331国道施工期间安全保畅二十条措施》,从施工组织、交通疏导、应急响应等方面明确责任分工与操作规范,为工程安全推进和道路通行顺畅提供制度支撑。同时,联动三大运营商精准推送绕行短信,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车辆通行安全的影响。
二是为强化安全管理,我局引入第三方专业安全检查机构船级社,每月开展2次全面安全检查。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员安全培训2次,组织船级社、项目办及执法大队开展联合检查1次;累计排查出隐患559项,且均已完成整改,有效及时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三是从严格落实施工区域安全管控。对交叉施工路段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设置作业区及安全设施,配备专职交通引导员与安全员,合理调配车辆通行时间,防范碎石崩落等风险。在老岭隧道广场、干沟子2桥桥头、三道沟桥桥头等重点路段规范设置绕行提示牌,依托公路电子屏实时发布路况及绕行信息,全力保障过往车辆通行安全。
杨永明:好的,请媒体记者继续提问。
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我是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想请问郑淑卿主任,在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项目推进过程中,为保障工期,项目施工时采取了哪些好的措施。
郑淑卿:感谢您的提问。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项目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在项目推进上,我们从全流程入手,形成了一套高效的保障体系:
一是扎实做好前期筹备。组织专业团队勘查沿线情况,结合地质、气候等编制科学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划分合理施工节点;同时严格筛选参建单位,从资质、业绩、技术等多方面评估,确保团队具备高效推进能力。
二是强化资源协调与后方保障。建立工程建设指挥部,派技术人员一线督导项目建设;征拆工作实行专人专岗负责,针对协调问题成立专班推进,为项目实施扫清障碍。
三是优化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分段流水作业,划分多个作业区同步推进;对新建桥梁、棚洞等重难点工程,组织专家论证并制定专项方案,合理安排工序衔接,提高施工效率。
四是科学统筹进度管控。构建“日调度、周分析、月考核”推进机制,在精准掌握工程进展的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滞后问题;同时积极协调地方政府、林业等部门,及时办理审批手续,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目前,项目正顺利推进中,预计9月28日前完成全线贯通,为即将到来的中秋、十一长假提供更加安全顺畅的出行条件。借此契机,诚邀全国各地的朋友前来G331白山段打卡,赏秋韵、品秋香,谢谢大家。
杨永明:答记者问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白山段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