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快发展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近日,市政府印发实施了《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一、背景及依据
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若干意见》,要求落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市场有效供给、形成良好市场环境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快发展我国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
2017年9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从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市场供给、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消费支持等方面着手,明确了吉林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内容,推动全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二、《实施意见》起草过程
在起草过程中,我市依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7〕29号)文件精神,根据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际情况,编制了《实施意见》草案,草案形成后,又反复多次与各有关部门对接,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其提出的意见全部予以采纳。
三、《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从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扩大市场供给、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消费支持等方面着手,明确了白山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支持、保障措施等内容,推动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一)明确产业发展目标
《实施意见》将智能辅具、仿生假肢、3D打印技术、康复训练设备等作为重点支持的研发领域,重点建设白山市康复辅具产业园区,从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集聚发展、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实现业态融合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等四个方面设定了绩效目标。
(二)提出六项重点任务
1、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创新能力。
2、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快推动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鼓励部分医药企业转型或开发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逐步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
3、着力加强产品有效供给。将老年人、残疾人、伤病人等群体作为康复辅助器具优先发展领域,提升康复辅助器具在养老、助残、医疗、健康、教育、通信、交通、文体娱乐等领域供给能力。
4、着力完善康复服务体系。优先保障孤残、困难失能老人和残疾人获得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和应用,健全主体多元、覆盖城乡、方便可及的配置服务网络。
5、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落实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从业人员有关政策。
6、着力加强与先进地区合作。提高国内外合作水平,推动企业、科研机构等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三)给予五项政策支持
1、落实税收价格优惠。包括符合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公益性捐赠支出所得税税前扣除等政策。
2、强化企业金融服务。通过引导基金支持、金融产品开发等促进产业创新。
3、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纳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相关财政和新兴产业投资支持范围,利用我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关键零部件和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的政策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给予优先支持。
4、完善消费支持措施。完善康复辅助器具工伤保险支付制度,推进医疗服务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衔接融合,对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给予补贴。
5、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企业新建、扩能改造项目。对入驻园区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建设项目、总部经济等按照《白山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扶持政策规定》执行。
四、《实施意见》亮点
(一)逐步健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基本的治疗性康复辅助器具逐步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对城乡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给予补贴,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将康复辅助器具配置 纳入保险支付范围。
(二)明确重点发展领域。随着社会公众对高端康复辅助器具需求不断增加,优先将老年人、伤病人护理照料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等作为主要发展领域,推进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往高端方面发展,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满足公众多层次需求。
(三)完善康复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枢纽,以乡镇和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中心为支撑,以社会化康养服务机构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健全主体多元、覆盖城乡、方便可及的配置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