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白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来源:白山市文广旅局 日期:2022-02-23
视力保护色:
收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白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下面简称《规划》)是文化和旅游部门整合组建后编制的第一个综合性规划。为使社会各界更加深入了解《规划》的出台背景、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及特色亮点,有效推动《规划》落地实施,从三个方面对《规划》的总体情况进行解读。
  一、《规划》的编制过程
  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力促全民体育发展、推动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白山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规划》聚焦“十四五”时期白山市文化、旅游和体育事业产业发展,着力贯彻落实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关于文化、旅游和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全篇,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
  二是深度融入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生态强省战略,贯彻落实《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吉林省体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支持白山建设践行“两山”理论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有针对性地提出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的思路举措。
  三是贯彻落实《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中共白山市委关于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奋力开创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新局面的决定》,立足白山市情,遵循和把握事业与产业,文化、旅游和体育各自发展规律和行业惯性,加强融合,各自担当。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16章60节。
  1.在发展环境方面,系统回顾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市文化、旅游和体育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客观分析研判“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2.在总体要求方面,按照吉林省和我市“十四五”规划部署,提出“十四五”“六大高地”发展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
  3.在发展布局方面,坚持区域间差异化协调发展,促进产业活动空间集聚,推进全域“点、线、面”建设,构建以生态为底色、以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产业为载体的“两核·两带·四环”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4.在艺术创作方面,围绕强化艺术创作引导、培育艺术精品力作、推动优秀作品演出、加强文艺院团建设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5.在文化遗产方面,围绕加强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提高非遗保护与传承水平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6.在公共服务方面,围绕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扎实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强化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7.在竞技体育方面,围绕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高竞技体育训练水平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8.在文化产业方面,围绕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加强重点文旅企业培育、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9.在旅游产业方面,围绕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打造高等级景区和度假区、建设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改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10.在体育产业方面,围绕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培育体育市场载体、加强冰雪产业支撑、发展竞赛表演产业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11.在交流推广方面,围绕培育特色文旅品牌、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跨境旅游合作,着力塑造“山水画卷·生态白山”品牌形象,着力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理念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12.在市场发展方面,围绕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扶持文旅企业做优做强,激励文旅市场主体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提出具体任务举措。
  13.在产业融合方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和体育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4.在消费促进方面,顺应市场需求,完善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有效供给,延伸消费链条,大力培育新型消费,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和体育消费质量和水平。
  15.在科技创新方面,聚焦文化旅游体育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推进文化、旅游和体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和体育科技支撑水平。
  16.在规划实施方面,对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政策保障、人才保障、监督落实等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三、《规划》的创新亮点
  《规划》集全市文化、旅游和体育工作的系统性思维、创新性理念、导向性路径和针对性举措,主要体现在“六大高地”“四大路径”上: 
  统筹谋划“十四五”“六大高地”发展目标。《规划》立足白山优势特色,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生态旅游大市、冰雪旅游强市、避暑养生名市、边境旅游示范市、中国东北边境文化旅游强市的远景目标,提出“十四五”时期建设公共文体服务示范高地、文化艺术创作传播高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地、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高地、体育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发展目标,同时,针对文体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分别提出具体的发展指标。
  探索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四大路径”。路径一: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一是推进新时代艺术精品创作。深挖白山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红色文化等,争创2个省级文艺奖项,推出1部具有白山文化特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原创精品力作。二是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建设文物保护示范区、革命文物核心片区,打造1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争取新增1-3家博物馆。三是增强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支持非遗传承人设立非遗传承所和工作室,持续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争取创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四是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效能。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扩大覆盖面,争取实现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8平方米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以上。路径二:构建文旅体现代产业体系。一是重构文旅体新格局。首次将文旅体融合作为单独章节重点表述和呈现,同文体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共同构成“白山文旅体版图”。二是谋划产业新布局。明确“两核·两带·四环”的文化和旅游空间布局,同时,全面优化体育产业布局。三是突出产品新体验。大力开发综合度高、承载力强、互动性好、满足多元需求的文旅产品,丰富文旅新业态,提升“山水画卷·生态白山”独特魅力,全面打响“长白山”旅游品牌。同时,围绕长通白延吉长大长白山冰雪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冰雪体育旅游新业态。路径三:深化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一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载体、新品牌。二是推进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冰雪运动和体育旅游相互融合,抓好鸭绿江边境风情旅游带和老岭山脉穿越项目建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三是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康养、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多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以新的产品和服务促进新消费。路径四: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提升文旅体智慧化水平。建设白山智慧文旅大数据中心和文化旅游管理、服务、营销智慧文旅平台,推进智慧景区建设。二是加强产业数字化应用。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和传播渠道;发展数字文旅产业,打造沉浸式演艺等数字文旅产品;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探索打造数字化健身步道、数字化体育公园。三是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完善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在新产品、新业态、公共服务、市场秩序与质量安全评价等重点领域,加强标准宣贯和实施力度。




责任编辑:张鑫
初审:    复审:    终审:
触碰右侧展开
触碰右侧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