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中国气象局第56期)

来源:指挥中心 日期:2023-12-11

13日至16日华北黄淮先后有强降雪和剧烈降温 重点防范雪灾叠加和极端低温灾害的影响

摘要:12月10日以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气温普降10左右,预计13日至15日、14日至16日我国中东部将再次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寒潮天气,华北、黄淮强降雪落区高度重叠,累计雪量将达近10年来同期最高;气温将持续走低,将出现极端低温;暴雪、雨雪冰冻、极端低温多灾叠加,气象灾害风险高。中国气象局正处于重大气象灾害(寒潮、暴雪)三级应急响应状态,将继续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和信息报送工作。

其中13日至15日,华北、黄淮等地将再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雪,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日降雪量具有一定极端性,暴雪、雨雪冰冻、低温冷冻害等灾害风险高,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可能造成设施农业和牲畜棚圈垮塌,能源需求加大。建议加强交通安全、能源供应和城市运行管理工作。14日至16日,中东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寒潮天气,气温剧烈下降,华北、黄淮等地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

一、13日至15日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将再次出现强降雪,14日至16日中东部地区将有寒潮大风低温天气

12月10日以来,华北、黄淮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或大暴雪,新增积雪深度3~8厘米,部分地区超过10厘米;北京普降中到大雪,局地暴雪;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共12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12月极值中东部地区气温普降812,局地14以上,北方部分地区出现68级阵风。

预计12月13日至15日,中东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大范围较强雨雪天气,其中华北、黄淮强降雪与前期高度叠加;14日至16日,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具体预报如下:

雨雪预报:13日至15日,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和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辽宁、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附图),辽宁东部、吉林东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局地有大暴雪,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冻雨;上述地区累计降雪量5~15毫米,局地可达20~35毫米,新增积雪3~15厘米,局地可超过20厘米。其中,13日主要降雪区位于陕西及华北地区,14日范围扩大至上述大部地区。内蒙古中部、华北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部等地日降雪量具有一定极端性

另外,黄淮东部和南部、江淮、江汉及湖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累计降水量1040毫米,局地可达5080毫米。

寒潮预报:预计14日至16日,雨雪过后,一股寒潮将袭击我国大部地区,中东部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气温随之下降8~12,内蒙古中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江南、华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4以上,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风,阵风9~10级。华北、黄淮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18日前后最低气温0线可南压至贵州至江南北部。16日前后,贵州、湖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北京地区:预计13日至14日,北京将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累计降雪量7~12毫米。15日至16日,北京有4级左右偏北风,阵风7级左右;15日夜间气温大幅下降,最低气温-15左右,之后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最低气温将跌破近50年来同期极值。

 

附图 降水量预报图(12月13日-15日)

二、气象灾害风险预估

预计13日至15日,华北、黄淮、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暴雪、低温雨雪冰冻风险高(附表),雨雪天气造成能见度降低及路面积雪结冰,易导致交通拥堵或事故,吉林、辽宁、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北部等地积雪可能导致局地简易建筑、温棚和牲畜圈舍垮塌;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贵州、湖南南部局地冻雨可能造成电力、通信设施发生短路或断线。

14日至16日,江淮及以北地区有中度低温冷冻害风险,设施农业可能遭受损失;河北东南部、山东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南部、湖北、湖南北部晚弱苗将遭受冻害;另外,渤海、黄海北部、东海西南部、台湾海峡、南海东部等部分海域大风灾害风险高。

 

 

附表  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及行业影响(12月13日-16日)

灾害性

天气

气象风险

主要影响区域

影响

暴雪和低温雨雪冰冻

交通运输

城市运行

陕西(西安、渭南、延安、汉中、商洛、安康)、山西(运城、忻州、长治、临汾、晋城)、河北(沧州、邯郸、邢台、衡水、张家口)、北京、天津河南(南阳、濮阳、三门峡、洛阳、济源、鹤壁、安阳、焦作、新乡)、山东(济南、泰安、临沂、潍坊、日照、烟台、东营、滨州、淄博、聊城、青岛、德州)、辽宁(鞍山、大连、铁岭、营口、丹东、本溪、抚顺)、吉林(延边、白山、通化、辽源、吉林)、黑龙江(牡丹江)、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湖北(神农架、十堰、襄阳、宜昌、恩施)

部分路段积雪结冰,易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桥梁、隧道、高速公路、山区道路易发生交通事故

农业与畜牧业设施

吉林、辽宁、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北部

温室大棚、简易搭建物、牲畜棚圈易垮塌;棚内牲畜和蔬菜可能受冻、遭受损失

电力通信设施

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贵州、湖南南部

电线积冰厚度在4厘米以上,有发生短路、断线等事故的可能,造成电力、通信中断

能源供应

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辽宁、吉林、江苏、安徽、上海、浙江、贵州、江西、湖南

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等需求明显加大

海上大风

航运

渤海、黄海北部、东海西南部、台湾海峡、南海东部

渔船和客轮航行危险,无法行驶、容易倾覆

三、关注与建议

一是华北黄淮重点防范雪灾影响叠加。华北、黄淮继12月10日强降雪后,13日至15日将再度出现强降雪,影响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强降雪落区高度重叠,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及吉林、辽宁等地暴雪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高,极易发生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尤其是山区、桥梁、隧道等高风险路段,建议加强交通安全和城市运行应急管理工作,并提前做好电力通信设施巡检工作。另外,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二是中东部和海区防范降温大风影响。9日以来,中东部地区气温明显下降,预计12月中旬中东部地区气温将持续下降,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降温剧烈,气温将达到或创历史同期新低,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需求量将显著增加,建议提前做好能源调度和储备;同时,关注气温持续下降对黄河凌情影响,保障凌汛期安全;中东部地区做好临时搭建物、广告牌等的防风加固;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海域及江河湖面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三是农牧业加强防范大风和低温冷冻害。华北、黄淮北部日最低气温将降至-9以下,部分旺长苗和晚弱苗将遭受轻至中度冻害;安徽南部、湖北、湖南北部日最低气温将降至-3以下,部分晚弱油菜将遭受轻度冻害;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北部设施农业、畜牧业雪灾的风险较高,棚内牲畜和蔬菜可能受冻、遭受损失,建议做好北方冬麦区防冻、设施保温和防风加固工作。

另外,10日以来北方冬麦区两次降雪过程有望使北方冬麦区累计降水量达近10年来同期最高值,利于麦田增墒、蓄墒,缺墒麦田有望缓解或解除,同时,积雪覆盖也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降低冬季冻害风险。

气象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

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主要涉及的部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