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潺潺映初雪,初冬濛江美如画。每当县乡河长到濛江乡大沙河村巡河时,村书记王奇总是热情陪同,“我是一个地道的濛江乡人,从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小的时候青龙河河水清澈见底,后来河水受到污染,很脏很臭。近年来,经过多方治理,如今的青龙河又回到我儿时的景象,水青岸绿,青龙河的变化,一点一滴,我们村民都看在眼里。”
近年来,靖宇县濛江乡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坚持把河长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乡动员,全民参与,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濛江。全乡珠子河、青龙河、吊水湖河、金龙河、石门子河、黄泥河、八宝栏子河等26条河流面貌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加强重视,筑牢组织领导体系。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会,对河长制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切实形成了乡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党政“一班人”共同抓,分管乡长具体抓,村书记、第一书记层层抓的良好局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及时更新乡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工作变动实际情况及保洁员更换信息,及时更新各河段的河长、保洁员及河长制公示牌,确保公示信息真实准确,设立18个村级河长,全面加强乡村两级河长以及河道保洁员工作培训,组织乡级河长就各类人员职责、巡河的目的、方法、要求等方面授课,为全乡26条大小河流绘制作战图,建立健全“一河一策”数据库,逐步夯实村一级河湖长制工作堡垒,强化末端执行力,做实做强治水“神经末梢”,打通河长制工作“最后一公里”,全面形成了自上而下、由内而外、乡村两级分工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的河长制治理体系,有效做到守水有责、守水尽责的良好局面。
强化宣传,夯实治理浓厚氛围。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濛江乡全力扩大宣传,群众知晓率有了新提升。研究建立了濛江乡河长制工作宣传体系,结合微信、微博、新时代e支部、党员党课,主题党日等途径、活动,充分开展河长制工作宣传报道,通过设立河长制公示牌、发放宣传手册等, 加强对村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创新开展“河湖治理群视频”工作,建立“村民一家亲”微信群,乡河长办通过河长制工作微信群每天部署、调度各位河长及保洁员工作情况,上传巡河、保洁工作照片及短视频。各村河长、保洁员随时将拍摄到的河道垃圾照片及短视频发送到村民一家亲群,广而告之村民保护环境卫生,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进一步壮大民间河长、志愿者队伍,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护河爱河行动中来,力求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着力构建共谋共管共享的治水护水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公开发布河长名单和县河长办举报电话,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齐抓共管河湖管护与治理的局面基本形成。
补齐短板,巩固河湖治理成效。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工作目标,深入开展春秋两季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切实抓好每个问题的整改落实,针对农村河湖“四乱”突出问题,制定《濛江乡河湖“四乱”治理工作专项方案》,坚持“清”“管”并举,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设立河道保洁员25个,全面加强农村河湖管理,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推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再到“有效”转变,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目标。仅2020年,共清理河流约160公里,清理生活垃圾、杂草等200余吨。同时,依托县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立健全全乡18个行政村生产生活垃圾收入、转运、管理制度,并将河长制管理制度纳入“村规民约”,既对村民进行潜移默化教育,还让每个人都扛起管和治的责任,以此助力“河长制”的全面推进,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