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松花石文化节
佟佳满族风情文艺演出,让人领略到先民们艰苦创业的风采;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与项目签约仪式,助推江源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举办第五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品味松花砚的神奇瑰丽;第四届林源春蓝莓采摘节暨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揭牌,感受亲手采摘的乐趣……7月19日,2017“长白山之夏”第九届白山·江源松花石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旅游节历时两个月,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本届松花石文化旅游节活动的主题为:“相约大美白山,邂逅五彩江源”。突出江源区作为佟佳江源头满族兴发之地、松花奇石皇家御砚创始之乡、长白山珍汇聚集散之地等特色历史文化背景,长白山旅游圈和鸭绿江旅游风情带重要节点城市的特殊地位,及其红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蓝色健康游、白色冰雪游、黄色民俗游五彩旅游文化特色,着眼于文化交流、商旅合作、产业开发,促进江源文化、旅游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江源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
江源区享有“中国松花石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等美誉,是松花石、松花砚的主产区和松花石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区,2010年被评为“中国百佳最具投资潜力县(区)”,2011年江源区松花砚文化产业被评为“最具活力民间文化产业奖”,2016年被评为最美中国“大众休闲、健康养生旅游胜地”和“生态(自然)旅游胜地”,是最能集中体现长白山独特物种、综合资源最集聚的核心区域,因此被称为“长白山立体资源宝库”。
除了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温泉资源、经济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外,江源有丰富的松花石资源,是松花石的重要产地,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松花石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东北地区重要的奇石集散地。现已形成一城、两馆、两园区和两个培训基地。一城即长白山奇石文化城,两馆即松花石艺术馆和江源长白山松花石博物馆,两园区即园林石主题公园和松花石产业加工园,两培训基地即江源聚缘松花石技能培训部和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
2008年以来,江源以松花石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黑陶、紫陶、琥珀木、满族剪纸、木贴画、草编、根雕、木艺等近百种文化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积极申报“江源松花石松花砚”地理标识产品保护,规划建设江源长白山松花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域优势和品牌优势,着力将特色资源与长白山文化相结合,与旅游服务业发展相联动,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扩大地域品牌影响力。
截至2017年,江源区已有各类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近300多家,松花砚生产企业130多家,琥珀木雕刻企业100多户,从业人员近万人,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到2016年,江源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松花石文化旅游博览会和两次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吸引了北京、山东、江苏、广西、安徽、内蒙、台湾等数十个地区的数万名石友、石商、汽摩运动爱好者、专家学者和其他产业数百家客商参加展会、论坛和经贸洽谈会。
近年来,江源区坚持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点来抓,突出打造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项目,主动对接“大长白山旅游圈”和鸭绿江旅游联盟,积极融入鸭绿江边境风情旅游带,推动旅游产业纵深发展。丽欣花海——枫林公园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村项目、大阳岔旅游小镇、干饭盆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八里坡长白山雪岭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长白山松花石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正在抓紧推进。
面对未来,江源区将以“六城联创”,特别是创建国家级休闲旅游城市为契机,以建设旅游支柱产业为主线,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围绕强壮绿色转型支柱产业新布局,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优化“依山、沿江、环城”的旅游框架格局,在全区构建以观奇石、赏玉砚、品山珍、购特产、游山水、泡温泉为主要内容,以“春来踏青,夏观花海,秋赏枫叶,冬玩冰雪”四季景观为突出特色的旅游产业总体布局。深入挖掘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奇石文化、历史遗址、地质遗迹、特色物产等特色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着力在“特色开发、科技开发、康体养生、文创产业、民俗风情”等方面谋突破,旅游产业布局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五彩”结构。以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绿色生态游,以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特色的红色文化游,以玩冰戏雪为特色的白色冰雪游,以佟佳满族民俗、皇家狩猎文化和松花石松花砚为特色的黄色民俗游,以中医药健康养生、温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蓝色健康游,将大幅提升该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实现旅游产品品质、旅游服务水平和旅游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把江源建设成为旅游产品丰富、设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友好的艺术之都、森林之城、矿泉之乡、休闲之区、养生之地、欢乐之谷、会友之所,打造成为“白山后花园”、“大长白山旅游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