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乡源头抚松县北岗镇,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子以专业种植木耳而闻名全县,那里前靠小蒲春河、后靠大蒲春河(抚松县抚松镇饮用水水源地),河水水质优良,水资源丰富,村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0%,境内无一污染企业,土地肥沃、空气清新。无论是从万良镇仁义路口入村还是从大顶子村方向入村,道路蜿蜒曲折,几经柳暗花明,方能窥得小村全貌,俨然一座小小的世外桃源,这里就是蒲春河村。
每到春季,蒲春河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在做菌,整个村子都弥漫着菌袋中木屑的味道。从4月初开始,在村子周围平整的地面上,会摆满整整齐齐的木耳菌袋,远远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白白的菌袋闪着点点的光,像星星一样夺目,又像风吹来时,波光粼粼的水面在荡漾,一个个木耳种植户穿梭在其中,让人望之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而每年的6月下旬一直到9月末,更是木耳采收的好时节,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收木耳,大量用工,甚至从外村雇工采摘,青壮年劳动力一天收入在120元至180元左右,年老体弱的村民一天忙下来,至少也有80元至100元的收入。一个个头带遮阳帽,脸上洋溢着丰收欢乐的笑容,成为一朵朵最美的花,绽放在大片大片的木耳基地里。
由于蒲春河村气候温暖,水质优良,加之规模化经营,统一规范管理,种植出来的黑木耳口感柔韧细腻,卖相美观,在市场上颇为抢手,村民们常自豪地说“蒲春河木耳不愁卖,坐在家里就赚钱。”
早年的蒲春河村因交通不便,人多地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靠种地为主,无其它收入来源,虽吃饭无忧,但人均收入偏低,经济发展落后,村民生活困难,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北岗镇着力打造镇村特色农业,积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业。考虑到蒲春河村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暖的“小江南”气候,优良的水质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木耳种植。2009年,在镇委镇政府的引导下,蒲春河村木耳种植从无到有,先后出现了10余家的木耳种植户,村民增收有了新路子。村民种木耳尝到了甜头,都想发展木耳,可是资金不足,为此,村干部多次为村民担保贷款,扶持村民发展木耳种植,并通过组织村民成立木耳合作社将全村分散的10余家食用菌种植户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先后建立袋料木耳种植基地3个,种植袋料木耳30余万袋,仅木耳一项产年值超百万元。2016年,村委会采取与合作社合作、入股分红的方式发展黑木耳50多万袋,经营性收入达到150多万元,村集体分红达到19万元,占村集体收入的92%。今年,蒲春河村根据采购商的需求,种植黑木耳60万袋,预计经营性收入可达180多万元,木耳种植业平稳发展,村民收入稳步提升。
蒲春河木耳质量好,得易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水质,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无公害生产的国家标准,是抚松地区生产无公害优质食用菌的首选地,被规划为抚松县的城郊型和外向型食用菌基地。村民在木耳种植上尝到了甜头,对发展特色产业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了深刻认识。
近年来,村里除了大力发展木耳种植以外,还积极投资建设了8个温室大棚,种植榆黄蘑、冬蘑等其它食用菌,积极推进大樱桃、草莓、大榛子、蒲公英等特色种植项目。在村委的号召下,全村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村,村内水泥巷道100%全覆盖,道路两侧鲜花盛开,河水清澈见底,花园式村部内凉亭、长廊、花箱错落有致,文化广场的健身设施齐全。2016年,蒲春河村成功通过省级生态示范村的验收,村民幸福指数直线提升,昔日贫困村已经在致富路上越行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