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富美乡村 > 浑江区

建设美丽宜居的民俗村——胜利二村

发布时间:2017-09-11 11:01:00 信息来源:浑江区新农村建设管理办公室

 

  基本情况介绍

  胜利二村位于白山市六道江镇东北角,距中心城区7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201国道穿境而过,是六道江镇唯一的朝鲜族少数民族移民村,全村现有95户,382人,1个自然屯,2个社。全村共有劳动力190人,全村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1亩。胜利二村以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以改善居住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胜利二村争取上级部门资金123.9万元,修水渠2600米;投资5万元,新建600平方米休闲广场一处;投资38万元,修柏油路700米,村部铺柏油路面810平方米;投资10万元,修建路边沟1600米;投资2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修建花池1500平方米;投资87余万元,新建了办公楼和农民活动室,并添置了电脑等办公设备,新建了农家书屋,现藏书1000余册;投资5万元种花5000余株,栽树150余棵;投资2万元新建公厕一座;每年投入1.5万元,清理村内的生活垃圾。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3年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同年申报了创建省级生态村,于2016年完成了验收的工作。

  

    典型模式情况

  (一)科学规划

  加大村庄整治力度,落实村庄建设规划。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现正在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全村所有建设项目及村民建房严格按规划报批、建设。

  (二)产业发展

  胜利二村地势平坦,风调雨顺,气候温润,非常适宜优质水稻的栽植,近年来,我村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以水稻、返魂草种植、花卉苗木为主导产业。我村先后成立了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返魂草农民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50余亩,带动农户20余户;福玉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花卉苗木面积达100亩带动农10余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又投资6万元种植绿化和治沙的马蔺花15亩。

  目前胜利二村共有耕地33公顷,其中水田公顷,人均占有水田达到1.3亩,投资24万元使我村的绿色水稻基地面积达到300亩,境内堰渠纵横交错,农业排灌条件十分便利,有利于大面积种植优质高产水稻。

  (三)设施完备

  1、通畅工程。硬化通组入户公路1.5公里,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都已通硬化公路,公路通户率达到100%。村道路标设置规范、布局合理,村民出行方便。

  2、水利工程。争取专项资金123.9万元,修灌溉水渠2600米整修、硬化骨干塘12口,完成雨母湖、过路塘水库、九塘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清淤、维修雨母湖、过路塘水库下游渠道1000米,河道、水渠、沟塘等水系布局合理,水体清洁无异味,水岸护坡生态自然,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农田水设施配套齐全,全村33公顷耕地面积旱涝保收。

  3、亮化工程。我村于2015年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

  4、电力、通讯工程。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与城市同网同价,电力供应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5、饮水工程。村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四)环境宜居

  1、环境保洁。全面清除露天厕所,建成标准化公厕1个,设有垃圾中转收集点3处,配备专职保洁员1名。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推行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新模式。卫生户、卫生厕所比率达98%以上。实现了环境净化、公路硬化、通道绿化、小区亮化、村庄美化。

  2、村容整洁。胜利二村于2015年完成农村房屋的集中改造,村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砍乱伐、乱挖乱采等现象,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布局合理,村内管网、线路等铺设整齐有序,户外标识、全村太阳能、沼气池等可再生能源和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使用达到55户。

  3、绿化美化。修建花池1500平方米,刷涂料3100平方米;种花5000余株,栽树200余棵。

  (五)公共服务

  新建了办公楼和农民活动室,并添置了电脑等办公设备,新建了农家书屋,现藏书1万余册;内设村民服务大厅、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计生服务室、图书室、信息农民技能教育培训学校和远程教育站等十余个办公、活动场所。

  (六)乡风文明

  1、班子建设。胜利二村支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真正成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2、农民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设“田间课堂”,免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提高村民农业科技水平。

  3、文明创建。制定《村民自治章程》,规范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行为。、配套乡村文化大舞台、健身路径、运动场、文化长廊、宣传室和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完成广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闲暇时,村民白天“书屋读书”,晚上“广场跳舞”。

  

  典型模式经验

  (一)政府指导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镇政府抽调了由乡国土、城建、水务、林业、供电、环保等各个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分成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五个小组,采取“3+1”工作法,驻村开展指导,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项目支持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源泉。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由项目支持。改水改厕项目;污水处理项目。正是借助于这些好项目、大项目,美丽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得以顺利实施。

  (三)社会参与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补充。

  坚持市场机制,引导各类民间资金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典型模式培育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并驻村指导组织实施;二是从政府各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服务。

  (二)明晰思路,科学规划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发展要求,结合胜利二村的村情,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和调查研究,并带领经充分论证后明确胜利二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焚烧炉和垃圾中转站,聘请一名卫生保洁员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 的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村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

  

(责任编辑:丁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