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富美乡村 > 浑江区

簸箕掌子村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绚丽画卷

发布时间:2017-09-11 10:57:00 信息来源:浑江区新农村建设管理办公室

 

  这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吉林长白山腹地,光华夺目,熠熠生辉;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百业兴旺,社会和谐;勤劳智慧的簸箕掌子人民,在这块充满生机活力的土地上,描绘出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绚丽画卷!

  簸箕掌子村位于红土崖镇西北部,距镇政府20公里,距白山市市区10公里,辖区面积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2公顷,林地面积984公顷,全村五个社四个自然屯。全村总户数292户,总人口894人,其中农业户数276户,人口842人,非农业户数16户,人口52人,党员共有19人。常年外出打工人员70人,季节性外出打工300人,高中以上学历30人,农民主要生活来源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水、路、电、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相对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健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近年来,在红土崖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簸箕掌子村民委员会一班人团结带领全村人民,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以培育新农民为前提,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大胆创新工作思路,着力转变工作方式,加快了簸箕掌子村经济发展步伐。

  簸箕掌子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承担着点上经验、面上推广的重要任务。自2013年被确定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以来,簸箕掌子村通过几年的时间,重点抓好示范点工程建设,为全镇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创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簸箕掌子村在2010年编制完成《簸箕掌子村建设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多次邀请省市区专家来进行实地勘察,对全村进行了产业布局规划、旅游规划设计。

  簸箕掌子村是连接白山市至红土崖镇和三道沟镇的主要通道,是加快红三线山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要致富,先修路,在老百姓那里,早已耳熟能详。在各级领导心中,更成了一种责任。修路,既是修筑通往一个个林荫深处的封闭山村的路,更是修筑一条条通向幽深心灵梦想的幸福之路。在簸箕掌子村的新农村建设中,修路,早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其中,凝聚了全村干部群众的无数心血。簸箕掌子村委在积极努力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的同时,组织农民通过筹资筹劳等形式进行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几年来全村累计投资420万元,完成水泥路建设3条6公里,占全村公路总里程的70%。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普遍高涨。几年来全村基础设施累计投资600余万元,其中:投资20万元,建村级文化文化室和居家养老活动中心;投资8万元,村级卫生室一个;投资30万元,修建垃圾池 个、垃圾处理场1座、公厕1座;投资40万元,修建排水沟810米;投资 4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投资36万元,修建围栏1100米;投资230万元,危房改造26户;投入资金216万元开展小流域治理。

  通过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了“休闲运动有场所、学习有专栏、议事有阵地、出行水泥路、环境洁亮美”的目标。漫步在簸箕掌子村公路,目之所及,房屋错落有致,依山傍水,黄墙红瓦,如诗如画,到处一派生机盎然,成为乡村独特的亮丽风景。

  新农村建设生活环境至关重要,村委会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村庄保洁的长效机制,通过美丽庭院干净人家的民主评比,保洁队伍建立,促进了环境建设。

  以建设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是簸箕掌子村经济工作中重中之重,在经济发展上以万达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肉鸡繁育和养殖,目前万达牧业有限公司占地650亩,建设养殖鸡舍、办公、加工车间和库房面积6000平方米,存栏AA白羽种鸡15000套,年产种鸡蛋300万枚,繁育肉鸡雏200万只,产值1000余万元。村集体通过争取资金90万元,建设肉鸡养殖场与万达牧业合作,新建肉鸡养殖场占地5000平方米,建设养殖场房2200平方米,预计投产后每年纯利润分红5万元以上,通过项目的建设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为精准扶贫和扶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7个,126户农民加入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通过土地流转,为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提供了必要保障。目前,簸箕掌子村已规范流转土地200万亩,发展种植食用菌20万袋,50头规模型养牛场2个,中草药材种植基地68亩,农家乐饭庄6家,产业结构调整真正成为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簸箕掌子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出一条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

  今日之簸箕掌子村,正以一幅崭新的新农村风情画卷正徐徐展开,魅力无比,风光无限。

(责任编辑:丁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