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白山市妇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与时俱进的全新理念不断完善构筑妇女维权工作社会化的大格局,通过充分运用党委和政府赋予的桥梁纽带优势,借助司法部门的执法资源,依托综治全覆盖的维权网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开展了集妇情调研、普法宣传、矛盾化解、查处侵权案件为一体,多部门参与协作、合力推动的社会化维权之路,让关心、关注、关爱妇女儿童,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成为一种社会责任。
一、顶层参与,源头维权
2016年末,白山市总人口 121.6 万人,其中女性 60.25 万人。妇女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妇女在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市妇联高度重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市妇联已连续4年将妇联干部培训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实现妇联干部岗位培训全覆盖。积极协助党委、组织部建立完善女干部人才库,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女干部参政议政能力,发挥规划和机制作用(《白山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关于建立白山市性别平等评估机制》),推动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踊跃向人大政协提交议案提案,推动妇女难点热点问题解决。
二、拓展载体,社会化维权
整合司法资源。加强与司法部门密切协作,自《反家暴法》颁布实施以来,面对受侵害妇女的求助,公安110及时接处警,对施暴者发出告诫训诫300余次,法院发出人身保护令12个,有效预防和依法处置了家庭暴力,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畅通12338维权热线。开通6部12338妇女维权热线,覆盖全市。12338热线是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维权、法律、心理健康等咨询服务的公益热线。市妇联建立健全了妇女热线接听制度,权益部工作人员每天负责接听登记分类。五年来,12338妇女维权热线接待来电1200件次,主要反映问题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其中,离婚投诉206件,反映家庭暴力135件,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29件。通过热线解答了妇女群众咨询投诉和法律问题,指导妇女群众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依法维权;深化“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依托民政婚登办成立“平安家庭指导中心”,指导中心对到登记处登记的新婚夫妇进行普法教育、素质提升;对到登记处离婚的夫妇进行矛盾调处,实行握手言和或握手言离。自全市六个指导中心成立以来,共开展法律讲座62期,婚姻生活讲座59期;累计为545对申请离婚夫妻进行调解,劝和139对;受理调处婚姻家庭纠纷51起,调处握手言离122起;帮扶贫困妇女儿童87名,有效维护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纵深发展。
三、强力推动,依法维权
开展普法宣传,优化妇女维权社会环境。白山市各级妇联维权阵地利用“三八”维权周、平安禁毒宣传月和反家庭暴力周等主题活动,通过举行大型广场宣传、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模拟法庭、举办讲座等形式,声势浩大地宣传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男女平等意识,不断提高基层妇女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五年来,全市各级维权阵地成立以来,共编印、发放宣传资料5万多份(册),组织培训300余期,开展法律咨询活动2万余次。通过开展形式各样的法律宣传活动,提高了妇女的法律素质,帮助更多的妇女学法、懂法、用法。提高维权服务专业化。自落实省妇联权益部政府购买法律服务项目以来,市妇联签约吉林省龙达律师事务所,聘请了2名专业律师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60次,诉讼代理12件、普法宣传12次。规范化、专业化规的维权服务,促进了妇联维权信访工作、降低了妇女维权成本、提升了全市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助力家事审判,探索妇女维权新途径。家事审判工作改革为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创造了新机遇。市妇联指导基层妇联充分发挥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工作优势,与法院密切合作,做好家事诉前调解促和、诉中陪审化解及判后帮扶关爱三个阶段化纷止息、普法宣传及心理疏导三项工作,有效依法维护了上诉妇女的合法权益,自成立家事法庭以来,有230多名妇女得到了满意的判决。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站在发展的新起点,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共创美好白山的战略目标,切实担负起维护妇女权益的责任,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不断开创妇女维权事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