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白山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题 > 妇女儿童教育与健康
妇女儿童教育与健康

守望折翼天使 静待生命花开

发布时间:2017-10-17 16:12:00 信息来源:白山市妇联

 

  白山市逸夫特殊教育学校是白山地区唯一一所集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初等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及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教师52人,其中女教师36人,占全校教师的69.2%,肩负着6个听障儿童教学班、8个智障儿童教学班,百余名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14个教学班的班主任全部都是女教师。

  教学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基石,女教师支撑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大半边天”。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女老师们在学生的身上倾注了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学校先后曾荣获“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助残先进集体”、 吉林省“巾帼建功活动”先进集体、吉林省“三八”红旗集体标兵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吉林省 “残疾人之家”、白山市“五.一”先进集体、白山市经济技术创新团队、白山市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白山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白山市“教师风采大赛”一等奖、白山市教师礼仪大赛一等奖、白山市汉字听写大赛团体第四名、教育局直属单位女教工排球赛第二名等荣誉称号。女教师有近百人次曾荣获国家特奥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特教园丁奖、省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省特教工作者、省市师德标兵、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2年送走聋人大学生23人,近三年的升学率达 80 %,2015年达100%,培养出“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大赛”五项全能冠军1人、羽毛球双打冠军1人,轮滑冠军1人。

  为白山市特殊教育事业填补了五项空白(无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基地、无学生就业基地、无省市科研项目、无“十佳教师”、无自己培养的大学生)。

  无私奉献,为残儿搭建爱的家园

  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特教老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担负着呵护每一颗残缺的幼苗健康成长的职责。要想做好老师,先要当好“妈妈”。残障儿童入学年仅七八岁,不适应住宿生活,很多事情不能自理。老师们就带着孩子,帮着打饭、刷餐具、穿衣服、系鞋带、晾晒被褥,甚至把他们换下的脏衣脏鞋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清洗……学生病了,就带着去看病、打针;遇上节假日,有住校生不能回家的,老师们就把学生接到自己家里;伶俐同学性格孤僻,一直不适应住校生活,稍有一点不如意,就哭泣着要找妈妈,老师拉她就张口咬,有时甚至吞橡皮,拿小刀划伤自己。老师就时刻把她带在身边。学生突发阑尾炎,家长无法及时赶到,老师就是他的“妈妈”,白天看护送汤送饭,晚上陪护在病床前。

  智障孩子虽有听力,能够表达,但是他们常会不自主的跑动、自言自语、抓人打人甚至随地大小便。有个叫诗涵的多动症女孩,爱不停地旋转,常常在座位上坐不上两分钟就会站起来转圈。一次,老师发现她有四五分钟都没离开座位,而且依稀闻到一股臭味,便带她去厕所查看。发现她因为拉肚子,腿上、裤子上已经沾满了大便。老师便打来一盆温水、给诗涵清理干净。换上备用的衣服,就像在给自己孩子做这些事情一样。一天,一位老师正在上数学课,凯博突然把书一扔、桌子一掀,人也顺势倒在了地上。他硕大的身体不停地在教室里滚来滚去,嘴里尖叫着,还抓到什么砸什么!瞬间,老师的身上接二连三地被书砸中,教室前排的几张桌子也砸到地上。老师想去抱他,可他却结结实实地给了老师一耳光。可老师依然把他紧紧地搂在了怀里,直到他情绪稳定下来。

  执着跋涉,为生命开启梦的旅程

  特教老师不仅是妈妈!由于残障孩子显而易见的障碍特征,常常会被歧视。全体女教师们本着“孩子都具有可教育性”的信念,为了孩子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别样的色彩,这些老师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汗水。

  为帮助聋生学会发音,发准音,女老师们总是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在教室里,总会看到老师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有时还会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甚至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一个简单的字母或生字、一句平常的日常问候语,女教师们往往要教上几十遍、上百遍。机械的重复,琐碎的工作,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照顾学生的生活,工作是非常辛苦又繁重的。但一看到孩子们那天真无邪、渴求知识的眼神,想到家长把孩子交给自己时的那份信任和热切期盼,她们便无怨无悔。

  为了帮助他们圆上大学之梦, 2003年秋学校试办了白山市有史以来第一个聋人高考辅导班。面对重重困难,我们迎难而上,竟然有了意外的收获,徐同学通过仅仅一年的辅导,2004年就顺利地考取了被称为残疾人的“清华、北大”之一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填补了白山市聋人高考的空白!截止目前,学校已有23名学生分别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多所聋人高校。

  真爱无悔,为明天静待花的盛开

  或许是“天道酬勤”,也或许是“水到渠成”,从不奢求什么回报的我们却屡屡收获着一种别样的关怀与感动。每年教师节清早,学生们都会在黑板上写满祝福的话语,画出他们心中最美的图画,再拿着亲手采来的山花,在校门口迎接老师们的到来,表达他们心中的无限感激和爱戴。那一句“老师,我爱你”、那一个突如其来的拥抱、那一颗偷塞兜里的糖果,还有毕业学生回来看望老师的合影……无不触动着老师们的心灵。老师们常说:“都说特殊教育是爱的教育,都说特殊教育应该用一言一行、用一生的精力来书写一个爱字。可当我面对这些特殊孩子时,我觉得伴随着我的付出,她们给予了我更多的爱、更多的感动和温暖。”

  白山市逸夫特殊教育学校的女教师们凭着对特教事业的坚守,对残障儿童的热爱,无怨无悔地守望折翼天使,静待生命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