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 特色农业发展专题 >> 产业强农

江源圣达: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

2017-04-05来源:长白山日报

  猪和牛吃的是玉米和秸秆,庄稼、蔬菜和水果上的是猪粪和牛粪,产品全是绿色有机食品,没有农药和化肥,江源区圣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江源区唯一一家集种植、养殖、冷藏、产品深加工、肥料加工为一体的立体式循环经济农业企业,是省级龙头企业。

  2011年3月,企业家刘小新返乡创业,在江源区大石人镇大石人村成立圣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00万元,在这里养猪、养牛、养鸡、养鸭,种草莓、种蔬菜、种美国提子、种蓝莓……村里有60多名农民因为土地租赁流转给了圣达农业,摇身一变成为每天按时上下班的工人,由年收入阶层变成月薪阶层。

  刘小新说,当年赶上江源区出台给予种植蔬菜大棚补贴的优惠政策,他便回到江源发展棚膜农业,利用当地地理位置优势,在护林河畔建起了大石人村有机蔬菜食用菌示范园区。为发展好示范园区,刘小新多次到外地考察,并聘请专家把脉设计适合在当地发展的农业项目。他先后引进多个品种,栽植了草莓、葡萄,试种了山芹菜。培植的木椴木耳两年时间里产量达4000公斤,每公斤最高时卖到400元。温室大棚、猪舍、育苗室、饲料库、冷库排列整齐,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温暖如春,草莓棚内温度达22℃,嫩绿的草莓叶片上泛着朵朵白花,充满勃勃生机。园区的秧苗是用百多米的深井水灌溉,清一色的农家肥,蜜蜂授粉,打造的就是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

  公司在大力发展棚膜经济的过程中,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拿出30多万元无偿给村民购置苗木、提供技术指导,带动9户村民共同发展,使每户每年增收5万余元。2016年,为满足养殖的需要,公司拟改扩建标准化牛舍4栋,总面积2400平方米,现已完成2栋牛舍的初步改造。公司现有员工56人,临时用工20人,带动周边农户58户,其中贫困户26户。员工孙成芳和刘兆梅都是大石人村的村民,在这里工作有两年多了,每月工资近2000元。她们说选择来这打工图的就是活长远、离家近、钱准成,公司每年都给上意外伤害险,家远的中午供顿饭,不吃饭的给6元钱补贴。

  如今圣达企业总占地面积380亩,总投资5100万元,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68栋、高标准育苗棚2栋、采摘棚1栋、7000立方米多功能冷库一座;标准化生态养殖猪舍3000平方米;共种植草莓10万株,年产草莓鲜果2.5万公斤;种植红缇、白鸡心、玫瑰香葡萄4.9万株,年产量19.6万公斤;引进新品种大榛子1800株、宫枣2250株;种植云杉商品苗木3万株;引进和繁育商品黑毛猪1500头;养殖优质西门塔尔商品牛206头。企业主要经营范围是果蔬种植与销售,猪、牛养殖与销售,苗木种植与销售。

  2016年,圣达农业培育了11栋高标准温室草莓,品种为“九九草莓”,每栋占地面积1亩,施有机肥、浇红糖水,品质优良,鲜嫩多汁、酸甜可口、芳香馥郁。草莓开花是连续的,花期长。经过蜜蜂授粉的草莓不仅果实色泽鲜亮,而且果形好看。每株草莓在花期能长出五六朵以上的花苞,工人们需要经常查看,摘掉多余的花苞,只保留3朵,以保证结出的果实个大饱满。

  2017年春节前,圣达农业“九九草莓”上市,成为人们争相抢购的佳品,3月份草莓开园时,还能体验采摘果实的乐趣。

责任编辑:姜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