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山市立足农业优势,利用长白山特色资源有利条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人参产业,走绿色农业生态之路。
白山市是吉林人参的核心种植基地,种植技术、质量、产量在全省独占鳌头。在国家批复的15个人参原产地域保护县(市)中,白山占有5个,全省在建的6个人参产业园区,白山占有3个。全市人参单产每平方米达到2.67公斤,为全省最高。白山市是名副其实的“吉林省人参产业基地”。白山市是吉林人参的核心加工基地,产业规模、加工总量全省领先。全市人参规模加工厂232个,精深加工企业3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2户。年加工水参1.2万吨,生产成品参4000吨,占全省人参加工量的63%,人参加工产值32亿元,精深产品加工率为40%。人参加工产品有成品参、药品、保健品、日用化工产品、人参食品五大类820个品种。加盟“长白山人参”品牌的企业和品种,分别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白山市是吉林人参的核心交易基地,交易规模超全省半壁江山。白山市是全球最大的人参集散地,辽吉黑等地过半人参来白山交易,现已建成万良人参市场、长白山特产城、靖宇特产市场三大人参销售市场。全市年销售成品参4500吨,占全省人参销量的60%以上,年出口成品参1600吨。
白山市发展人参产业自然优势
地理优势。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侧,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之美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3%,(林地面积14761平方公里),长白、抚松、靖宇能达到90%以上,联合国“人与生物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60%的面积在白山市。全市境内野生植物2300多种,其中经济植物1500余种,药用植物900多种,芳香植物200余种,绿色食用植物200余种。野生动物350余种,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白山市是全国重要的人参种植、加工、销售集散地,人参年产量分别占吉林省的68%和全国的50%,出口量占全国的80%,被列入WTO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抚松县被国家评为“中国人参之乡”,靖宇县被评为“中国西洋参之乡”。
生态优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单位GDP综合能源消费量降低16.3%,空气环境质量稳控在国家二级标准以内,大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北京的470倍。突出生态品牌化,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优势来坚持、作为品牌来经营,突出“森林氧吧,美丽白山”、“天下白山,雪域王国”、“天然矿泉,绿色银行”等生态主题,提升了生态白山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的人参,自然品质得到了保证。人参产业的提升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绿水青山,这是一条人参生态经济的绿色有机发展之路。
旅游优势。旅游优势也带动了人参产业的发展。发挥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启全新的长白山旅游“西坡时代”。大力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及服务水平,打造了国际生态旅游城。实现了以公路为主体、民航和铁路为补充的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立体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和区位瓶颈制约进一步打破。长白山人参在这种旅游优势的带动下,迅速得到了国内外人们的认识,知名度随之提高,必将带动白山市人参产业的大发展。
白山市发展人参产业人文优势
长白山人参文化。人参根生命力非常完强,在不利条件下可以长期休眠(不出土),白山市境内百年以上的人参出土很多。典型的人参根有着人体的形态特征。《本草纲目》:参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参,神草。”现代,还出现了以人参为主题的电影、歌舞、戏曲等,这种地域性强的特有传统文化现象,称为“人参文化”。融合到长白山文化里,就是典型的“长白山人参文化”。中国的人参文化历史悠久,白山市一直是人参文化的发祥地和传承者。1987年白山市抚松县把每年的9月1日到9月5日定为“中国长白山人参节”。
古代人参神话。《四部丛刊,大清一统志》里,有段满族及其统治者诞生的神话。故事中,朱果就是人参果,池是长白山王池。这个故事,表明了满族同长白山和长白山人参奇妙的关系。
现代人参故事。流传在长白山区民间的许多人参故事,是长白山人参文化中的文学奇葩。《人参故事》是人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长白山挖参人把孙良立为“老把头”,尊为挖参人的创始人,作为“山神”,长白山里树起了多座“山神庙”、“老把头庙”、“老爷府”,并且把农历三月十六日定为“老把头节”。
长白山“放山”习俗,“放山”就是挖野生人参。“放山”有许多规矩,并且非常辛苦。长白山里的人,把人参也称“棒槌”。挖参人挖到人参,会在其周围的树上,刻上记号,称为“兆头”。后来人会按“兆头”来寻找人参。挖参人挖到的人参,公平分配,人人有份。现在,国家已经把“长白山放山习俗”列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山市发展人参产业政策优势
2013年10月,国家商务部、财政部批准以白山万良人参市场为主体,实施中药材流通可追溯体系项目建设。把人参纳入了国家商务部中药材可追溯体系。
2013年11月12日,国务院下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将白山市列为资源衰退型城市,把白山市人参产业集群确定为白山市经济发展的接续替代产业和吸纳就业产业,并列为全国50个重点培育的接续替代产业进行开发培育。
2013年12月31日,国家商务部下发《关于发布第三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将白山市“长白山人参”基地列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2015年4月1日,《吉林省人参产业条例》颁布实施。吉林省十三五规划把人参列为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打造千亿元支柱产业。省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用于人参产业专项扶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