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白山市农业系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活动。
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采取分级组织、分行业实施的方式进行。计划全市培训农业管理人员、农技人员和农民10万人以上。
根据基层干部、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大户等实际需求,重点做好农技人员和农民尤其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每个县(市、区)农技人员培训不少于其总数的1/3;农民培训人数原则上不少于1.5万人。
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农民培训尤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重点,以提升能力和科学素质为目的,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全市农民及管理和农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工作。
加强农民尤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按产业、专业分层次对农民开展培训。重点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要尽快实现由注重技术培训向注重理念和市场开发培训的转变,突出培训与找市场相结合。在培训课程安排上,除开设技术培训外,还要考虑安排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创建、农村电子商务、质量安全、农业金融、农产品期货等实用知识培训。同时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针对管理人员的工作需要,围绕本地总体工作部署和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国家大政方针、三农政策、宏观农业经济及发展现代农业、绿色环保经济、农村改革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广大涉农管理人员政策业务水平和管理服务能力。
一是抓好技术培训。要紧紧围绕我市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按照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的基本原则和种养加一体、粮经饲统筹的总体思路,重点培训和推广特色产业、减肥减药、生态环保、节本增效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提高农技人员业务水平。
二是抓好技能培训。要积极开展“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要模式的师资培训,组织农技人员开展讲课比赛、试验设计等活动,提升农技人员技能和组织培训的能力。
三是抓好素质培训。要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农技人员的政策理论、协调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抓好冬春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更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真抓真干、务求实效,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精心组织,注重实效。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地或本单位的培训方案,落实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责任人。统筹各类培训资源,组织优秀师资,采用传统和“互联网+培训”等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参与式、互动式、菜单式、点餐式等培训方式和送教下乡、送技上门、办小班、讲精品等培训形式,组织好各级各类培训工作。
培育典型、加强宣传。注重总结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注重培育、发现和树立打造受训对象典型,尤其要发掘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引导和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