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人大编制“十四五”期间立法规划相关要求,白山市江源区建议将《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保护条例》纳入立法规划,现将《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保护条例》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拟解决的重点问题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一)立法必要性及可行性
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是吉林省内仅存的三处日本实行殖民地统治的罪证遗存之一。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血的见证,更是东北人民沦陷十四年的典型史实代表。1983石人血泪山被列为吉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列为吉林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占地总面积23公顷,内含纪念馆、纪念碑及七处遗址点即老君庙、父子坟、夫妻坟、万人坑、填人沟、尸骨重叠和白骨坡;其中纪念馆面积1800平方米,展陈面积1200平方米,共有六个展厅,即天藏富矿、殖民劫难、日本开矿、矿工血泪、东北光复和前事不忘。这里集中展现了日伪统治时期矿工灾难史和不甘屈辱的东北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反抗历程。
纪念地自建馆以来就实行免费参观和免费讲解服务,为广大观众走进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条件。全方位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内容,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配合实例、实物、图片和日寇犯下的罪证,使广大参观者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牢记阶级苦,不忘共产党的信仰更加坚决,爱国主义信念更加坚定。
著名作家孙玉梅写的小说《铁蹄下的石人矿》,被国家一级导演张文华改编成了剧本拍成纪录片。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七一前上映。同时创编有关血泪山历史红色歌曲《坚韧的脊梁》和《血泪山》已经完成。
(二)立法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是日本侵略者掠夺中国煤炭资源、残害中国同胞的历史铁证,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侵略、反剥削、反压迫革命斗争精神的真实写照。为了那不能忘却的历史,为了那刻骨铭心的国仇家恨,更好的守护这沉甸甸的历史“遗产”,向全社会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建议起草《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保护条例》列入市人大“十四五”立法计划,重点解决以下问题:①研究、制定关于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地纪念地遗址和有关文物的发掘。②用法治观念护航红色旅游资源,用法治思维保护血泪山红色旅游资源正是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有益途径。③对血泪山的规划、建设、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方面作出制度化安排,有利于保护血泪山的环境和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④破解地方旅游业发展瓶颈,通过地方立法来夯实旅游发展成果。
江源区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
2022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