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白山之夏”文化旅游节>新闻聚焦

胜境临江展开山水画卷——临江市全域旅游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19-07-24 信息来源:长白山日报

 

  炎炎夏日,临江陈云公园内游人如织,江风拂面让人倍感凉爽;龙润温泉室外游泳池内,孩子们欢快地泼水嬉戏;草莓采摘园内果实飘香,笑声朗朗;坡口、苇沙河等景区内挂着外省车牌号的车辆来往不断……
  近年来,临江市立足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打造环长白山、沿鸭绿江旅游节点城市战略定位,坚持“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区域联合、力量聚合”,旅游产业体系初具规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节庆活动蓬勃发展,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旅游打卡地”。
  临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绿色转型”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临江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绿色转型的实施方案,确定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有力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一带双环”旅游发展布局,“一带”为鸭绿江沿江风光带,沿江分布以苇沙河、神龟湾等景区为主的42个景点,全线上连长白山景区,下至集安和丹东出海口,边境风貌与异国风情尽收眼底;“双环”以临江市主城区作为界点划分出东环与西环两条旅游线路并包含数条支线和小环线。 东环线路主要有原始森林、湿地公园等原始自然生态景区为主的42个景点,北部环线与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接壤,南部与“一带”紧连,自然生态、峡谷奇峰尽显其中;西环线路是临江重点旅游线路,主要有温泉度假、松岭雪村、老秃顶子、石林等自然与人文景区为主的41个景点。
  为抓好旅游产业发展,临江市积极加大产业项目的建设规模。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补助旅游厕所建设资金69万元、争取吉林省文化旅游工程专项资金385万元,用于临江市旅游厕所建设和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实施临江花山镇松岭雪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临江市沿鸭绿江旅游观光带长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改造工程、临江市老秃顶子风景区建设项目、临江沿鸭绿江旅游观光带神龟湾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文化旅游产品质量等级,逐步形成涵盖观光型、休闲型、度假型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体系。
  通过多年努力,通往各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基本建成,景区的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全市各旅游景区基本实现了道路硬覆盖、停车场硬覆盖,设立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公安、交通部门积极配合抓好道路安全保障工作,积极做好旅游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在旅游旺季,交警深入景区做好交通管控,疏导车辆,确保不发生交通堵塞;积极维护旅游发展软环境,对外地来临江旅游车辆轻微交通违法以教育为主,不罚款、不扣证,随时接受外来车辆的困难求助,帮助外来车辆指引道路,提供合理旅游线路,做好交通安全告知,文明执法,树立临江旅游交通的良好社会形象。
  围绕冬季冰雪和夏季避暑品牌,依托“长白山之冬”冰雪旅游节和“长白山之夏”文化旅游节活动,举办 “长白山之夏”草莓旅游节、“长白山之夏”文化旅游节等系列夏季活动。通过系列节庆活动的举办,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加强“胜境临江,长寿之乡”品牌建设,有力宣传临江旅游。
  行业监管机制不断完善。提高办事效率,实现旅游部门“只跑一次”,事项公开率100%,制定旅游行业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四张清单”,即诚信典型范围清单、严重失信行为及主体范围清单、失信激励政策措施清单、失信惩戒政策措施清单。对旅行社进行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黑社”“黑导”“黑车”“欺客”“宰客”等非法行为,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营造文明旅游良好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王俊丹)